今天下午受邀參加「二〇四六 台灣」巡迴講座桃園場。這是由一群關注台灣憲政改革、國家正常化的民意代表與政治工作者所組成。2046年,是台灣終戰滿100週年,也是台灣總統民選50週年,是台灣政治發展、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。今年第一場的巡迴講座,選擇從桃園出發,我與 林昶佐 Freddy Lim 委員、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、 黃守達 議員、 張之豪 議員、與國際法專家宋承恩老師,一起針對「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新局勢」交流意見。
台灣與美國共同追求民主、自由、人權進步價值,是價值的同盟。同時,也是高科技與經貿的重要盟友,尤其在美中之間的科技角力上,以及印太地區的戰略上,台灣是美國重要的戰略夥伴。
美國兩大黨都一致支持《台灣旅行法》、《台灣保證法》等友台法案,由此可見美國兩黨在對台政策有了相當大的轉變,在對中戰略上也逐漸清晰。
2020年台灣更被世界看見,我們的防疫經驗已成為世界的典範。雖然疫情期間無法出國,我們藉由視訊會議的方式,與桃園的姊妹城市、友好城市進行防疫經驗交流,同時也媒合桃園在地的「防疫國家隊」,寄送口罩、護目鏡與防護衣等防疫物資給國際友好城市,從城市外交尋求台灣在國際上的突破。
受到疫情影響,世界面臨經濟衰退,而台灣則因防疫有成,有著安全的供應鏈,在轉單效應發酵下,台灣出口強勁,再加上美中貿易戰與降低紅色供應鏈的國際情勢下,台灣進入新的經濟階段。相信台灣與美國能維持緊密的戰略夥伴關係,在印太地區扮演積極角色,共創民主、自由、和平的榮景。